传承创新 提升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治疗水平
正确认识重症肌无力 树立治疗信心
“得了重症肌无力,是不是就没办法治了?”在接受患者咨询时,河北以岭医院重症肌无力科主任胡军勇解答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对此,胡军勇主任表示,与其他罕见病不同,重症肌无力目前已有一些成熟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只要能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用药,可以达到完全恢复的效果,因此,重症肌无力患者一定要树立治疗信心。
据介绍,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后天发病,并非是遗传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传递障碍,导致肌肉无力收缩而致病的。重症肌无力多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肌肉的无力和易疲劳性,具有“晨轻暮重”的特点,即晨起或休息后减轻,下午或劳累后加重,可见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环境恶劣或一些药物、营养不良、反复感染等,都可能影响免疫功能导致发病,因此,胡军勇主任表示,重症肌无力是可防可治的,一方面要树立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则要了解疾病症状表现,在及时诊断后,尽早开展规范的治疗,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注难治性重症肌无力 坚持规范治疗
“尽管对重症肌无力已有一些治疗方法,但该病仍属于疑难病,在治疗上存在难点。”胡军勇主任表示,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以维持治疗状态。而且该病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属于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病情会反复发作、递进加重,治疗效果下降,反复出现肌无力危象等。
若病情发展累及到呼吸肌,患者不能维持自主呼吸,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的危重现象,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包括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反拗性危象三种类型。其中,肌无力危象最为常见,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的最重临床状态。因此,胡军勇主任提醒,对于重症肌无力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明确诊断后,应坚持规范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远离可能的影响致病因素,千万不要因为暂时的症状改善就自行减药、停药。
中西医结合 提升重症肌无力诊疗水平
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是临床治疗的焦点和难点。对该病的西医治疗通常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胸腺切除术等方法;中医治疗则需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包括中药汤剂、针刺、灸法、穴位注射、中药涂擦、药浴等多种内服外治方法。临床治疗常常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多措并举,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以其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及辨证论治思想等,为各种常见病、疑难病都提供了独特的‘解题思路’,重症肌无力也不例外。”胡军勇主任表示,重症肌无力在中医学称之为痿病,中医经典早有对痿病的论述,认为其发生与奇经之冲、督、带脉有关。在此理论基础上,河北以岭医院重症肌无力科在吴以岭院士的络病理论指导下,创新性提出“奇阳亏虚,真元颓废”是重症肌无力发病的中医病机,“络气虚滞”是其主要病理环节,建立“奇经论治、五脏分证、三焦分治”的辨证论治体系,以“扶元起萎、养荣生肌、流畅络气”为大法,开创了从气络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新途径;针对重症肌无力痿病病机,制定“温理奇阳、扶元振颓,通畅络气”的治疗原则,选用补益奇经八脉的中药组方施治,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运用,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越来越多新的诊疗方法也应用于重症肌无力等疑难疾病的诊治当中,与中医特色治疗形成了优势互补。胡军勇主任介绍,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河北以岭医院重症肌无力科在发挥中医优势特色的同时,亦重视现代医学技术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应用,从而不断提升诊疗水平。针对难治性重症肌无力,该科从免疫学特性出发,探索研究靶向免疫药物配合温补奇经八脉中药分期治疗,对于改善相关症状、缓解病情等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活力。为了使更多的罕见病、疑难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河北以岭医院将在今后的临床科研中不断完善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一步研发有效中药,加强与科研院所及专家的横向联合合作,从而在疾病治疗疗效上取得更新更大的突破。